特设讲演
Date: 2011/03/03
长谷川 寿一
人类与黑猩猩之间——人类是多么特别的类人猿——

从遗传学的亲缘性上看,与人类最接近的是黑猩猩,而且黑猩猩的最近亲缘物种也是人类,而不是大猩猩。人类·黑猩猩种群有着其他类人猿所不具备的特征,那就是雄性同类之间的强烈羁绊与集体狩猎习性。另一方面,在人类身上,进化出了与黑猩猩及其他类人猿明显不同的认知能力。特别是与社会认知相关联的,模仿、共鸣、指点、对他者的内心理解(Mindreading)、语言交流等都是人类的特殊能力,正因为有了这些认知能力,人类才得以开创文化、构筑文明。那么,究竟人类为何能够进化出这样的特殊能力呢。
在解释灵长类大脑进化的假说中居于主流的是社会脑假说,该假说认为种群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认知和他者的操纵给人带来强烈的选择压力,研究报告称种群的大小与大脑新皮质的相对大小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近年来的论文指出,这与除去繁殖开始年龄及身体大小影响后的脑容量之间有着更密切的关联。人类通过用火烹煮食物以及吃肉,从类人猿依存果实的传统习性中解放出来,使得集体生活具有了安定性。再加上父亲祖母等积极参与育儿行为,合作完成费时费力的育儿任务。其结果是能够养育出繁殖开始年龄较晚但是脑容量较大的子孙,且繁殖间隔比其他类人猿短得多。前面所说的人类固有的社会认知能力,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协作繁育行为而进化出来的吧。
[讲师介绍]

长谷川 寿一
1952年生。祖籍神奈川县。197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心理学科。1984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心理学专攻修完博士课程。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合作事业团派遣专家、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助手、帝京大学文学部助教授,1991年起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助教授,1999年升为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2011年起担任同研究科长和教育学部长。日本学术会议第21期会员。专业方向是动物行为学、进化心理学。
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