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框架

第1回 03月05日

吞食森林的植物

课堂照片

3月5日下午,2018年“南京大学-东京大学国际化课程”开讲仪式及第一讲举行。仪式由外国语学院杨金才院长主持。杨院长首先简单介绍了课程情况,指出这是一门历史悠久的通识课程,今年已经是第14期了。然后,杨院长介绍了东京大学的有关教授,以及参加开讲仪式的教务处、国际处的有关领导。

东京大学项目负责人刈间文俊教授回顾了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合作的悠久历史,指出南大和东大之间的教学交流是东大最成功的的校际交流,并感谢南大领导和师生的一贯支持。教务处邵进处长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晓蓉处长代表学校对东京大学的教学团队以及南京大学的相关院系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第一讲由东京大学的理学部的塚谷裕一教授担任,他授课的题目是“吞食森林的植物”。

塚谷老师将本课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腐生植物的基础、去往婆罗洲探寻腐生植物、腐生植物和兰科植物的相似点、是如何变为腐生植物的以及再次前往婆罗洲。第一天下午主要讲了前两个部分。

所谓吞食森林的植物就是指腐生植物,老师首先讲解了腐生植物的基础知识。以婆罗洲新属“水晶兰”为例,介绍了腐生植物定义,并指出人们对腐生植物自古就有着误解,比如不负责任的图鉴会写在“水晶兰”的根部一定有老鼠的尸体;现在很多人不再称其为腐生植物,而是称之为菌类寄生物或者菌类从属营养植物。老师还以水晶兰、山珊瑚等为例讲解了腐生植物间的寄生关系。

接着老师讲了自己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沙巴州探寻新物种的经历。老师说可能有很多同学在听完他讲课后,会想去婆罗洲。婆罗洲位于赤道附近,是世界第三大岛屿,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统治,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动植物多样性丰富。2004年苏门答腊海域发生巨大的地震和海啸,那个时候,老师正在婆罗洲中央的Muller山脉里,在那里发现了腐生植物那两个新种。据老师说,当时他们在山里调查,没有信号,无法和外界联系,还好有惊无险。

接着老师讲了去沙巴州的Maliau盆地的调查经历。在那里,调研一行人发现了新品种“水玉杯”。老师还分享了许多有趣的照片,比如将自己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一体的角蛙、隐藏在树干上的毛毛虫、数十朵花共同绽放的大群落、丰富的菌类,像板子一样的大树等等。

第二天的课程开始后,老师先就同学们的问题做了回答。答问后,老师就接着第一天的内容继续授课。这节课主要讲了原定内容的后三个部分。老师从第三部分开始,即腐生植物和兰科植物的相似点。老师介绍了腐生植物生存方式的进化过程,在腐生生活的先前阶段,它和菌根菌共生,共生的典型例子就是兰科植物,兰科植物的生存十分依赖于菌根菌。接着老师举了常见的地生兰、西畴兜兰、箭兰以及贝母兰的例子。并引出结论:正是由于兰科植物对菌根菌的以来如此之大,所以它极易进化为腐生植物。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兰科植物进化为腐生植物的过程。对兰科植物来说,在它们向着腐生植物进化的过程中,与它们共生的菌类也在一同改变。兰科植物是如何转化与其共生的菌类的,它们对真菌的认识机制是如何变化的,这是学术领域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另一个热点课题就是兰科植物的形状上的变化。对“兰叶为何逐渐消失?”的问题,老师解释是因为色素体基因组已经大大退化,种与种之间的差异也逐渐丧失,因此丧失绿化功能是不可逆的。然而,老师指出腐生化并不是兰科植物丧失绿叶的必然条件,比如拟南芥这种植物,就是因为基因变异的缘故使植物的叶子和花瓣同时缩小。因此,老师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叶子的鳞片化是由花朵组织基因所决定的。

然后,老师讲了课程内容的第四部分,即再次前往婆罗洲的经历。老师第二年在imbak溪谷展开生态调查。Imbak溪谷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夹在两座山脉中间的山谷地带。老师通过详实的照片资料,以天为单位,向我们介绍了他们一行人再次考察婆罗洲的全过程。

他们在这次考察中收获颇丰。他们发现了长叶紫珠属植物,卷柏属植物。第三天的时候,同行的冈田教授发现了番荔枝科的新变种,老师说以它作为番荔枝科新种的论文正在投稿。其后,老师一行继续深入森林,发现了更多的菌类,如百鬼伞等。冈田教授又发现了海芋属的新物种。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木奶果、蜂斗草、绞杀榕等等有趣的植物种类。

经过十多天的考察,老师们一共收集到了47种被子植物标本、97种蕨类植物标本。虽然收获甚多,但考察工作也是异常艰辛。且不说研究人员需要跋山涉水深入雨林腹地,许多器械也只能靠人工手段搬运进雨林。饮食和睡眠条件也很差,有时白天的研究对象就变成了晚上的膳食。雨林中水蛭极多,老师们的腿上都布满了水蛭叮咬后的伤痕。结束课程内容后,老师幽默地问听完这门课,还有几个同学有兴趣去森林里考察的。同学们依然热情依旧,表示对植物学研究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两天的课程虽然短暂,但却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拓宽了同学们对植物学的认识,同时,许多同学也被老师这种不计回报,不辞辛劳的科学研究精神所感动。对外院系同学来说,这是一场植物学研究的分享盛宴,对日语系同学来说,又是一次锻炼语言能力的宝贵机遇。

文 / 李稼澍(本科2014级)

图 / 李翀(本科2014级)

评价内容

 
参见其他课程

Loading...